

400-9696-311 转1

400-9696-311 转2

400-9696-311 转3

400-9696-311 转4
ChiCTR2500108731
正在进行
/
/
/
2025-09-04
/
/
大动脉炎
中国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患者诊疗现状及预后模型构建: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
中国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患者诊疗现状及预后模型构建: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
100037
一、主要目的 构建全国多中心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专病队列,开发并验证一个整合疾病活动度、肺血管形态学、右心功能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多模态预后模型,用于预测TAK-PAI患者的临床恶化风险(定义为:全因死亡、肺动脉高压危象、心功能恶化≥1级或需肺血管介入治疗)。 二、次要目的 1.识别关键预后因子 ① 量化评估CTPA特征(如狭窄部位数、肺段灌注缺损比例)与血流动力学参数(肺血管阻力PVR、心指数CI)的独立预测价值; ② 探索新型炎症标志物(IL-12/23、sCD25)及心肌损伤标记(NT-proBNP、GDF-15)对疾病进展的预警效能。 2.分析当前诊疗实践差异 ① 描述全国多中心TAK-PAI患者的基线管理策略(免疫抑制剂使用模式、PAH靶向药物选择、介入治疗时机); ② 评估治疗延迟(症状出现至干预时间)与血管不可逆重塑的相关性。 3.构建临床实用工具 ① 建立TAK-PAI专属风险分层评分(如0-10分制),指导个体化干预阈值划分。
队列研究
诊断试验新技术
无/none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
/
250
/
2025-09-01
2028-09-01
/
1.大动脉炎:符合改良Ishikawa诊断标准(2019 Sharma修订版); 2.肺动脉受累:经CTP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证实以下任一病变:(1)肺动脉狭窄/闭塞(累及主干或叶段分支);(2)肺动脉壁增厚(舒张期厚度 >2 mm);(3)肺动脉瘤(直径 > 邻近血管1.5倍)。 3.年龄范围:14-70周岁。 4.具备以下完整基线评估:心肺功能(WHO-FC分级、6MWD;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右心导管(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25 mmHg)或超声心动图(三尖瓣反流流速(Tricuspid Regurgitation Velocity, TRV)>3.4 m/s)。;
登录查看1.其他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第1/3/4/5类) 2.活动性结核/真菌感染 3.先天性肺血管畸形 4.未治愈的恶性肿瘤 5.重叠综合征:符合其他系统性血管炎(如白塞病)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硬化症)诊断标准 6.数据缺陷:关键随访指标(如右心导管、CTPA)缺失 >20% 7.特殊人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3个月内参与其他干预性临床试验;
登录查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100037
药研网2025-10-10
医药观澜2025-10-10
研发客2025-10-10
药筛2025-10-10
医药笔记2025-10-10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2025-10-10
医麦客2025-10-10
医麦客2025-10-10
正大制药订阅号2025-10-10
烟台毓璜顶医院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