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9696-311 转1

400-9696-311 转2

400-9696-311 转3

400-9696-311 转4
ChiCTR2500108224
尚未开始
/
/
/
2025-08-27
/
/
真菌球型鼻窦炎
基于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真菌球型鼻窦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基于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真菌球型鼻窦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分析差异微生物群、基因及其功能:对比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鼻腔鼻窦微环境,找出其中存在差异的微生物群、基因,并明确这些基因的功能。 分析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确定真菌球型鼻窦炎与健康对照组在鼻腔鼻窦微环境中的差异代谢物,以及这些代谢物所参与的代谢通路。 探寻相互作用机制及潜在靶点:挖掘宿主和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而探讨真菌球型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找到潜在的靶点 。
析因分组(即根据危险因素或暴露因素分组)
探索性研究/预试验
无
无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30
/
2022-01-01
2025-12-31
/
1.被确诊为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患者; 2.被确诊为单纯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登录查看1.近一月内局部或者全身使用抗生素、激素药物治疗; 2.年龄 <18 岁及年龄> 70 岁; 3.两周内使用鼻腔冲洗; 4.影像学上表现存在窦口鼻窦复合体区域炎症; 5.合并严重呼吸系统、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免疫缺陷者; 6.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 7.先天纤毛功能障碍者;;
登录查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药研网2025-10-10
医药观澜2025-10-10
研发客2025-10-10
药筛2025-10-10
医药笔记2025-10-10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2025-10-10
医麦客2025-10-10
医麦客2025-10-10
正大制药订阅号2025-10-10
烟台毓璜顶医院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