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劲方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7760万股H股,中国香港发售股份776万股,国际发售股份6984万股;2025年9月11日至9月16日招股;发售价将为每股发售股份20.39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200股,发售募资约15.82亿港元(约合2.03亿美元),募资净额预计14.43亿港元。劲方医药将于9月19日上午正式在港股上市。
公司拟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约33%用于核心产品GFH925的临床开发提供资金;约38%用于核心产品GFH375的临床开发提供资金;约19%用于管线中其他候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资金;及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根据招股书,劲方医药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涵盖多种实体瘤的不同治疗线)以及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开发新治疗方案。公司已建立起一条产品管线,包括八款候选药品,其中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包括两款核心产品-GFH925和GFH375。
GFH925是一款由劲方医药自主发现的新药物,已在中国获商业化批准,其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中国首款以及全球第三款获批的选择性Kirsten大鼠肉瘤(KRAS)G12C抑制剂;GFH375是一款KRAS G12D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小分子抑制剂。劲方医药已在中国启动针对携带KRAS G12D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目前,公司核心产品GFH925已与信达生物达成深度合作,GFH375携手Verastem共同开发,另一款产品GFH009与SELLAS建立战略合作。
除核心产品外,劲方医药致力于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管线组合以超越RAS药物矩阵,例如GFS202A(其自行开发的针对GDF15和IL-6的双特异性抗体)、GFH312(一款自主研发的强效小分子药物),能针对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RIPK1)并抑制其激酶活性。目前劲方医药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在中国开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GFH312 II期临床。
招股书显示,自注册成立起,劲方医药完成了多轮投资,已筹募的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4.21亿人名币。其投资者包括弘晖资本、杏泽资本、华盖资本及亚投资本等知名的基金及风险投资。2024年C+轮投后估值31.23亿元。
财务方面,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7370万元、人民币1.047亿元及人民币8210万元。其中提到,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公司并未实现收入。2023年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对外授权合作,其中知识产权授权收入约7178万元,占比逾九成。
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年/期内亏损总额分别为人民币5.083亿元及人民币6.776亿元、人民币4.047亿元及人民币0.666亿元。于往绩记录期间录得的净亏损及其波动主要与(i)该公司对研发活动的大量投资;及(ii)由于该公司价值上升而导致的权益股份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有关。
研发方面,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劲方医药录得的研发费用分别为人民币312.7百万元、人民币332.1百万元、人民币142.3百万元及人民币69.8百万元,分别占其相应期间总营运开支(定义为研发开支与行政开支之总和)的86.2%、85.1%、91.1%及74.7%。
招股书显示,劲方医药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吕强博士、兰炯博士分别拥有53.69%、46.31%的健发香港,持股16.33%;Auspicious Delight(建发香港64.5%,雇员持股平台),持股3.73%;上海坤劲(吕博士为GP,雇员持股平台),持股5.17%;上述股东为一致行动人士,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上述合共持股约25.23%。
RTW基金、TruMed、OrbiMed、UBS Asset Management (Singapore) Ltd、Vivo基金、汇添富基金实体、富国实体、中信证券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清池实体已同意以发售价认购合共约1亿美元(或约7亿7,963万港元)可购买的发售股份数目,假设发售价为每股股份20.39港元(即招股章程所载指示性发售价),则基石投资者将予认购的发售股份总数将为38,234,000股发售股份,占49.27%(假设超额配股未获行使)。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