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科创板药康生物、毕得医药、皓元医药、美迪西、成都先导、和元生物、南模生物、阳光诺和以及益诺思这9家CXO企业为研发投入的费用合计超过4.28亿元。这笔巨资中,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研发团队的薪酬。
看一家CXO公司的未来,不能只看它赚了多少钱,更要看它愿意花多少钱在“人”身上。研发人才是CXO企业最核心的资产。今天,我们就以这9家CXO企业为例,从业绩底色、研发投入力度和最终的人均薪酬等角度解析不同企业的人才策略与潜在价值。
营收虽增,利润分化:CXO企业表现不一
从营收大盘来看,2025年上半年这9家企业可谓“喜忧参半,冷暖自知”。
首先,营收端整体保持增长,但增速分化显著。除益诺思营收同比有所下降之外,其余8家企业均实现了营收的正增长。其中,皓元医药以13.11亿元的营收规模和24.20% 的同比增速,在两项指标上均位列榜首,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扩张能力。毕得医药营收同比增长17.91%、成都先导也同比呈现16.58%的增长,两家均取得了超过15%的可观增速,发展势头良好。
然而,真正的故事藏在利润表里。 净利润的表现呈现出极为剧烈的“冰火两重天”态势。
从利润对比来看,能清晰的看出三种不同的发展。
2025年上半年,CXO企业的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格局。皓元医药、成都先导和南模生物利润显著攀升,皓元医药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亿元,同比增长115%,成都先导超5000万元,同比增长近4倍以及南模生物同比增长近300%,三家企业展现出强劲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药康生物和阳光诺和虽分别盈利7091万元和1.30亿元,但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7%和12.61%,反映成本压力增大。毕得医药成为亮点,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而美迪西、和元生物及益诺思陷入亏损,其中益诺思受行业投融资放缓及竞争加剧影响,营收降38%,净利润转亏,同比降115.88%,面临严峻挑战。
研发投入与人才策略分析
在整体行业步入精细化运营的背景下,各家企业对研发的态度通过其投入真金白银的力度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要解读一家企业的研发战略,不能只看宏观的投入总额,更要深入其研发团队的“质量”与“结构”。作为本次几家企业中研发总投入最高的企业,皓元医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样本。
皓元医药以1.17亿元的研发费用遥遥领先,2025年上半年,皓元医药为旗下459名研发人员支付了总额达7357.14万元的薪酬,折算人均半年薪酬16.48万元,同比提升11%,人均月薪达2.75万元,在9家公司中位居榜首。这一数据与其115%的利润增速相对称,同时高薪更是其锁定高素质研发人才、维持技术领先地位的主动战略。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