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康方生物抗癌新药依沃西中美临床数据差异引质疑,上市前景不明,股价大跌!

康方生物 依沃西 临床数据 股价变化
深蓝观
09/11
547

康方依沃西三期试验的数据,又面临一个关卡。

9月7日,康方合作方Summit Therapeutics在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25)上发布了依沃西(代号AK112)HARMONi试验最新一期的随访数据,更新了OS HR(总生存期的风险比,和已有标准疗法或头对头对比组的患者死亡概率之比,越小越好)数据,并公开了PFS(无进展生存期)数据中国和欧美亚组的具体情况。

数据发布后,9月8日,港股开盘后康方生物股价一路下挫,午后有所回升,最终收跌7.89%。

市场的负面解读是,随访数据的OS仍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值,美国FDA能否批准上市成谜;且PFS的中国和欧美亚组差异较大,中国患者人数远超欧美亚组,怀疑中国数据的可重复性。

一位美国临床专家看到最新数据后,极其惊讶:“很少看到(中美亚组)差异那么大,举个例子,除非刻意的把老年人和中年人挑选出来比较,但这显然不是这种情况。而且这是一个免疫药,又不是基因手段治疗的药物,更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01-数据差异过大?

最新数据显示,当中位随访时间至13.7个月时,西方患者数据成熟度提升。HARMONi研究OS的HR缩小至0.78,亚组分析,北美人群HR值0.7,欧美人群总体HR 0.84,亚洲人群HR 0.76。

三组人群HR的差异值,如果按照行业普遍标准来看的话,其实并不算大——在临床统计学里,通常认为 HR 差异如果在 0.1 左右,算轻度差异;如果达到 0.2–0.3 以上,才可能提示人群获益明显不同。

相对来说,PFS数据的中外患者的不一致性更高,因为它对各人群的基线特征更加敏感在长期随访中,在欧洲和北美患者中 PFS 改善为 33%,明显低于中国患者记录的45%, PFS差异为12个百分点。

几乎所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要知道,有些药物能带来5%的改善,就已经可以作为积极信号了。

数据不一致,很有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Summit 临床开发负责人 Jack West在接受联合采访时提到,导致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患者与北美患者并不完全相同”。

一名专家也指出,临床中14% 的中国患者仅接受过一代 EGFR抑制剂,一代药耐药后肿瘤免疫微环境更冷,联合双抗治疗可能激发更强的免疫应答,反而延长OS。而欧美患者更多使用三代药。由于中国患者治疗线数更早,从联合方案中获益更显著。

第二种可能是:之所以中国数据好于海外那么多,是因为参考标准不同。

为了符合当地标准治疗,试验设计允许对照组因地区不同而有所调整。同时,出于伦理要求,患者也不能被随机到低于当地标准疗法的治疗组。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和非中国组设置的对照组往往并不相同。

上述专家提到:“在国际临床实践上看,很多 PD-L1 ≥50% 患者用单药,但 1–49% 低表达患者更多会选择化疗+免疫方案。”但在Harmoni中,中国组和欧美组的对照组都是安慰剂+化疗,试验设计并未明显表现出地域差异,因此这种假设也不成立。

而最后一种可能,也是业内公认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各组在随访时间上的巨大差异。

-02-诡异的随访时间

从数据上来看,北美和欧洲患者的中位随访期在更新后为13.7个月,而最终OS分析时为9.2个月。相比之下,中国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32.7个月。两者相差了20个月左右。

“如果OS只是比其他组多两三个月,这还说得过去。可现在差别远远超过预期,怎么看都奇怪。关键是这个药不是基因疗法,而是免疫药。基因疗法还能说是针对某些人群基因开发,但免疫药没理由在中美差这么大。“一名在美高校临床教授说到。

而这种奇怪的随访时间差距,又很有可能是因为过高的中国患者比例、过少的欧美患者比例所导致的。

有在国内从事临床工作的行业人士介绍:如果管线目标是中国以外市场,其实海外患者人群占60%可能比较合适。而在HARMONi中,约62%的试验人群来自中国,而欧美患者只占约38%。

那么比例上的失衡又是如何影响随访时间数据的呢?

欧美患者人数少,事件也少,所以他们的生存曲线更容易受波动影响。

一名专家提到:实际上,触发统计效能是整个研究总体的事件数决定的。中国临床组基数大,总体更快达到统计效能,也会主导总体中位随访时间。当终点被触发的时候,欧美患者很可能尚未积累起足够事件,因此OS数据还不够成熟,也会表现得不稳定。

至于Summit为什么明知道FDA更看重美国患者获益却没能入组更多当地患者,行业内也是众说纷纭。有声音认为Summit体量不如老牌MNC,还是“缺钱”;但也有一些声音认为,一家公司应该不会在自家的核心产品上短斤少两,认为“桥接设计与资金妥协的相关性不大”。

“其实我能理解。招募有困难,人数再增加临床阶段负担太重了,而且竞争也很激烈。想尽快拿到数据上市。”上述行业人士说到。

-03-OS还是没达到统计学显著值,会影响在美上市吗?

这不是第一次HARMONi数据公开,也不是第一次引来市场质疑和股价震动了。

2024年5月,HARMONi-A的三期临床结果公布,尽管OS达到统计学显著值,仍被解读为不及二期数据、不及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及同适应证产品,盘中一度跌44%。

2025年5月,HARMONi临床三期的主要分析结果已公布,OS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值,消息公布后的一个工作日,康方股价跌去10.5%,Summit则连续两日跌超30%。

而这一次,Summit公布的是5月份的主要分析结果之后,HARMONi的又一个随访结果,虽然结果显示OS HR有所改善(0.78,低于主要分析结果的0.79),但市场仍不买单。

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即便OS HR改善,OS却仍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值。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依沃西联合化疗组OS HR的p值(假设新药无效的情况下,这样结果的概率是多少,越小越好)为0.057,而统计学显著性标准是0.0448。

第二个原因是,尽管PFS结果优异,但在这次随访结果中,PFS HR是0.57,其中欧洲和北美组的PFS HR是0.67,中国的PFS HR是0.55,二者差异较大。而中国组患者数量273名,占所有患者的62%。

而且,如今单凭PFS数据已经很难赢得医生们的心。一名相关领域专家提到:这只要涉及治疗失败或耐药性问题。“虽然治疗在早期有效,能够延长PFS,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可能会发展耐药性,导致肿瘤最终复发或转移,OS并没太久。”

他随后举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例子:虽然抗HER2治疗能够显著提高PFS,但当治疗结束或耐药发生时,OS的改善则较为有限,因为即便初期反应良好,肿瘤仍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复发。

市场有声音,依沃西该适应证的OS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值,而且以大部分是中国患者数据的PFS结果,能否在FDA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没有达到OS统计学显著值,在该适应证上,依沃西目前仍然是临床数据最好的药物之一。此前,没有一款被FDA批准上市的该适应证药物取得OS统计学显著值。依沃西也以PFS 为主要终点,OS是次要终点。

而且,虽然欧洲、北美组和中国组的PFS HR存在差异,但二者已是相当优异的结果。这次欧洲、北美组的OS中位随访时间仅为9.2个月,中国组的则是32.7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OS的结果还可能继续改进。

尽管如此,外界仍然存在依沃西在美国上市的前景表示怀疑的声音:就在不久前的8月底,FDA发布了《癌症临床试验中总生存期评估新指南草案》,强调了OS的重要性:在可行情况下,OS要作为临床试验主要终点;即便OS不作为主要终点,药企也必须收集并提交生存相关数据,以支撑药物安全性与疗效的最终评价。

一位专家表示,“2022年是FDA的桥接政策宽松期,但是到了2025年新草案要求升级,OS需跨区域一致的新规,数据分裂是一个软肋。”

此前5月,Summit方面已表示将考量提交依沃西该适应证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的时机,因为FDA向他们指出,需要有统计学上显著的OS获益才能支持该申请获批。

-04-“换一家公司或许就好了”?

“如果这个药换一个买方,可能现在是另一个结果。”上述行业人士感叹道。

遥想当年,康方Summit的一纸价值50亿美元的联姻振奋了整个生物制药界,刷新了当时的中国创新药出海记录,成为无数biotech观摩的样板;而现在,交易之下潜藏的问题开始慢慢暴露出来。

一名对Summit关注较多的产业人士提到,这家公司的战略往往过于激进。“北美那么少的占比应该属于战略失误。主要还是存在侥幸心理。”他说,“资本那边可能要求高贴现,或许只能选择激进策略。”

另一位专家认为,Summit跨国管理能力弱于大的MNC。

前述行业人士也提到,FDA那边监管口径的变化是很难捉摸。“一个项目时间跨度几年,早期沟通的时候和后面申报的时候可能换了人,叠加一些场外因素,行与不行有时候很微妙。”这就导致不少像Summit一样的公司想要赌一把,赌的就是药品上市的时候政策正好出于宽松期。

不仅是在欧美患者配比上,HARMONi的其它一些方面也体现出了“省钱“、”省工期“的特点。之所以桥接中国HARMONi-A数据,就是因为这样可以节省2-3年研发周期,但是代价也明显:那就是会造成桥接人群的异质性风险。

然而,最让人担忧的是,不论Summit究竟最后是否能赌赢,临床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和结果,可能会无形中拉低了“中国数据“近期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可信度。

上述行业人士提到,和Summit类似“接棒“中国数据的BD都容易产生战略上的失误。如果一开始中国还没做,跟全球同步开发,会容易规划一些。中国做了,海外接着做,本身底盘在那里,那就会面临很多抉择。现在很多都是中美欧澳多地一起开发,为了避免类似问题,从1期就开始了。“

因此他建议,一些想要把资产BD出去的公司,可以考虑在早期开发阶段就做全球数据。“虽然成本上去了,但后面的BD 和开发隐患就会少一些。”

“当然,最关键的启示还有一条:不管钱给多少,终究是要找靠谱的、懂临床的买方。”这位专家最后补充道。

文章来源:深蓝观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4xBwxrnesd7bdm_kEK1eg

拓展阅读:

依沃西销售数据
【依沃西】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额-年度趋势
销售额(亿元)
增长率(%)
【依沃西】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额-企业分析TOP10
MAH/生产企业
销售额(亿元)
可直接点击跳转到数据库免费查看最新数据详细信息

想要解锁更多药企信息吗?查询摩熵医药(原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物基本信息、市场竞争格局、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企研发进展、临床试验情况、申报审批情况、各国上市情况、最新市场动态、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康方生物*点击下方数字查看更多企业相关数据
  • 全球药物研发信息
  • 中国药品审评信息
  • 中国药品批文
  • 药品招投标
  • 全球临床试验
  • 中国临床试验
  • 一致性评价
    -
  • 美国FDA批准药品
    -
  • 医药投融资
    -
  • 药物集中采购
    -
  • 境内外生产药品备案信息
    -
依沃西*点击下方数字查看更多药品相关数据
  • 全球药物研发信息
  • 中国药品审评信息
  • 中国药品批文
  • 药品招投标
  • 全球临床试验
    -
  • 中国临床试验
  • 一致性评价
    -
  • 美国FDA批准药品
    -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摩熵医药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十五五战略规划
    专利数据服务

    全球新药治疗领域统计

    全球新药靶点统计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