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华海药业涨停。
一、华海最近消息不断。
8月19日,据华海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华奥泰生物自主研发的瑞西奇拜单抗(HB0034,IL-36R抗体)注射液,成功获CDE批准,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用于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发作。
同日,华奥泰在官微宣布,将于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口头汇报HB0025注射液肺癌研究成果,并预告了多项BD进展。
华奥泰是华海的生物创新药研发平台,聚焦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覆盖单抗、双抗、ADC等多种药物。除了上文提到的HB0034注射液,其余核心项目还包括:PD-L1/VEGF双抗;首个具有双重杀伤作用并针对难治性肿瘤的CD73-ADC;全球首家自研、用于重度哮喘治疗的TSLP/IL-11双抗;全球首款靶向IL-17A与IL-36R的双抗等等。
从原料药巨头到仿制药先驱,如今又精准切入创新药。华海的路径非常清晰,时机也卡的非常准。
华海药业的前身是台州临海的汛桥合成化工厂。早在国内还没有“出海”概念时,华海已凭借原料药走向海外。2000年起押注海外沙坦类原料药,硬是在欧美药企垄断的市场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2003年,华海成为国内首家通过FDA认证的沙坦原料药企业,目前华海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的原料药登记号 75 个、美国 DMF87 个、其他境外市场原料药批文 94 个。
2003年-2005年间,华海业绩显示:其出口业务占比在九成以上,主营产品多为中间体和原料药,“全球每3片沙坦类降压药,就有1片原料来自华海”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2018年7月,华海生产的沙坦原料药被检出NDMA杂质(可能致癌),全球紧急召回,美国FDA对华海实施“进口禁令”,股价暴跌60%,海外收入腰斩。
所幸华海凭借原料药积累,及时拉长产业链,转向制剂。2007年6月,其抗艾滋病药奈韦拉平成为中国首家通过美国FDA认证,并获首个ANDA文号,随后华海在FDA上市了多款制剂,且大部分先于国内上市。
2020年,华海通过技术升级、改进等,从FDA的“黑名单”中翻身,恢复了原料药海外供应,至此华海成功转型成全球范围内制剂+原料一体化企业。
而华海在国内的布局,体现在仿制药,华海药业是最先开始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之一,高血压药物,厄贝沙坦片、赖诺普利片、利培酮片、氯沙坦钾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2017年年底就已顺利过评。2018年“4+7”集采首战中,华海药业的高血压产品,除了赖诺普利片,全部中选。
首战告捷之后,华海药业继续走过评加集采的道路,截至目前已有九十多个品种顺利过评,其中25个中标集采。
而华海药业在仿制药领域获得一定地位后,开启了仿转创之路。事实证明,它每一次转型都踩在了行业节奏的关键点上,今年的创新药行情也不例外。
二、今年创新药的行情火热众所周知,当然带火的不止华海一家企业,再比如昂利康。
昂利康跟华海的转型之路很相似,从原料药起步,转向仿制,再走向创新,甚至切向动保。相较华海,今年昂利康的股价走势更可谓疯狂,仅下半年的股价已经翻了5倍左右,多次触及涨停。截至上周五,仍位列2025年A股医药企业涨幅第二,仅次于舒泰神。相关文章:2025年A股,医药涨跌幅前十!
但和华海众多管线不同,昂利康的创新药项目就显得较为单一,仅一款PDC药物:ALK-N001。
本月初,因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20%,昂利康发布股票交易异常公告称:
“公司目前在研的创新药项目仅有一个,系 ALK-N001 项目,该项目于 2025 年 4 月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该项目尚处于 I 期临床试验阶段。另外,公司关注到近期有投资者关心公司 ALK-N002 项目,该项目系公司于 2025 年年初计划新引入的创新药管线项目,该项目有多个候选药物在筛选和商榷中,尚未确定具体管线。
公司关注到近期市场对创新药业务关注度较高。但创新药研发和投入具有周期长、投入大、不确定性高的特点,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不仅华海、昂利康,近年从原料药转创新药、仿制药转创新药的企业,不胜枚举。老玩家们纷纷试图在创新药赛道上找到出路。
常山药业,曾经的肝素王者,近年受集采利润重创,同样转身去做创新药,同样在今年,靠着艾本那肽GLP-1实现股价翻倍。同样的故事,还有千红制药、博瑞医药、奥翔药业,诸多耳熟能详的企业,都已在新的时代,活出了新的样貌。
当下无疑是创新药的时代。那么下一个时代,属于什么?属于谁?
想要解锁更多疾病领域信息吗?查询摩熵医药(原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物基本信息、市场竞争格局、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企研发进展、临床试验情况、申报审批情况、各国上市情况、最新市场动态、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