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ADC研发人才薪酬/BD大比拼:百利天恒、荣昌、百奥泰、迈威

ADC 研发人员 薪酬分析 BD 百利天恒 荣昌生物 百奥泰 迈威生物
药事纵横
09/23
661

随着ADC药物领域的热度持续攀升,其背后的研发人才竞争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全球ADC市场从2019年的28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23年的104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突破千亿美元。

在这一全球性机遇中,中国药企正积极布局、快速崛起,而人才作为研发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企业的研发投入最终要落地为成果,核心离不开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作为ADC领域的佼佼者,百利天恒荣昌生物百奥泰迈威生物四家企业,我们将从研发投入、人才结构、薪酬水平及BD合作等多个维度,分析其人才战略与组织实力。

研发投入及现金流情况

市场的巨大潜力,最终需要靠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来兑现。研发费用不仅直接反映了企业对ADC管线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决心,其背后的现金流状况,更是支撑这场昂贵竞赛能否持续的关键。

对于ADC企业而言,研发投入是“技术押注”的最直接体现。2025年上半年,百利天恒以10.39亿元的研发费用领跑四家企业,同比增速高达90.74%,研发费用规模甚至超过部分已商业化企业。其管线推进节奏显示,核心双抗ADC药物BL-B01D1正在推进Ⅲ期临床,同时布局多条差异化ADC管线,如HER3-ADCClaudin 18.2-ADC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新药研发阶段分布
可直接点击跳转到数据库免费查看最新数据详细信息

这显然得益于其与BMS重磅BD合作的首付款到位,截止2025年6月报告期,其现金及其他等价物约31.45亿元。充裕的现金流为其高强度研发投入提供了坚实保障,使其有能力快速推进核心管线并扩大研发团队。

荣昌生物虽然其6.47亿元的研发投入绝对值依然位居前列,但出现了-19.72% 的同比下滑,是四家企业中唯一研发投入收缩的企业。但这一调整并非“收缩战线”,而是“聚焦效率”的主动选择,其首个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RC48已实现商业化。12.71亿元的现金及等价物也为研发投入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撑。

百奥泰迈威生物则有所不同。百奥泰2025年研发费用3.49亿元,同比减少13.34%,现金及等价物仅3.04亿元,资金链压力显著。

迈威生物2025年研发费用3.92亿元,同比增加21%其采取“All in ADC”策略,管线覆盖单靶点ADC、双抗ADC,同时布局ADC+双抗等联合疗法。

研发人员薪酬PK

研发投入最终要落到人的身上。研发人员既是技术创新的执行者,也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在ADC这样技术门槛极高的领域,研发团队的规模、学历结构与薪酬竞争力等等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关键技术节点实现突破。

从研发人员总数看,百利天恒总研发人员数量在2025年6月报告期显示达到1360人,其中硕士以上341人,博士78人,对比2024年12月报告期末新增近250人。其2025年平均月薪达2.94万元,对比2024年末人均月薪也呈现增长趋势。

表:来源 百利天恒 2025半年度报告

研发人员月平均薪酬算法:研发人员平均薪酬/6=研发人员平均月薪

另一家迈威生物虽然研发人员数量减少了一些,但其薪酬策略最为激进,平均月薪从3.37万元大幅提升至3.66万元,跃居四家之首。

注:研发人员数分别为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报告披露数据;月薪根据公司公告全年或半年度薪酬折算

百利天恒相反,荣昌生物的研发团队总数从926人精简至866人,尽管较2024年的4.04万元有所回调,但其3.53万元的绝对月薪水平依然位列前茅。其研发人员结构也在向更高端的人才调整中。

百奥泰的研发团队规模最为稳定,平均薪酬略有下降,其高学历人才占比保持相对稳定也表明公司仍在核心技术上保留了一支精干队伍。

ADC的BD之路

BD交易是衡量一家Biotech公司创新实力。从四家企业的BD成果来看,其策略和阶段差异显著。

百利天恒凭借核心产品BL-B01D1,在2023年底与医药巨头BMS达成了总价值高达84亿美元的授权合作,其中包含8亿美元首付款。这笔“天花板”级别的交易,不仅一举解决了公司的长期资金问题,其“联合开发、保留中国权益”的模式更彰显了公司对自身研发能力的极度自信。

荣昌生物早期重磅BD在2021年将维迪西妥单抗以26亿美元授权给Seagen(现被辉瑞收购),2025年,公司再度活跃,先后将泰它西普RC28-E分别授权给美国Vor Bio公司和日本参天制药,交易总额可达数十亿美元,也证明了其研发管线具备持续产出重磅产品的能力。

迈威生物则聚焦早期,展现出强大的早期研发成果转化能力。2025年公司连续将两款早期资产2MW7141与CALICO合作项目成功授权出海,交易总额分别达到10亿美元和5.96亿美元。

百奥泰的BD策略与其他三家聚焦创新药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其核心是将自主研发的生物类似药,通过授权合作方式销往新兴市场。这种策略虽然单笔交易金额无法与创新药巨头相比,但风险更低,能为公司提供稳定且可预期的现金流。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百利天恒荣昌生物百奥泰迈威生物,虽同处ADC及生物药研发的黄金赛道,却根据自身管线、资金和战略阶段,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在中国ADC领域的未来发展中,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类企业的发展难以仅凭单一指标评判,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并切实推进研发管线落地,最终实现新药的上市与应用,这才是ADC新药研发的核心价值所在。

参考来源:

[1] 各企业官网及财务报告

[2]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数据库

想要解锁更多药企信息吗?查询摩熵医药(原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企公司基本信息、投融资情况、产品管线分布、药物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物研发情况、年度报告、最新进展动态、临床试验信息、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荣昌生物*点击下方数字查看更多企业相关数据
  • 全球药物研发信息
  • 中国药品审评信息
  • 中国药品批文
  • 药品招投标
  • 全球临床试验
  • 中国临床试验
  • 一致性评价
    -
  • 美国FDA批准药品
    -
  • 医药投融资
    -
  • 药物集中采购
    -
  • 境内外生产药品备案信息
    -
百奥泰*点击下方数字查看更多企业相关数据
  • 全球药物研发信息
  • 中国药品审评信息
  • 中国药品批文
  • 药品招投标
  • 全球临床试验
  • 中国临床试验
  • 一致性评价
    -
  • 美国FDA批准药品
    -
  • 医药投融资
    -
  • 药物集中采购
    -
  • 境内外生产药品备案信息
    -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摩熵医药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十五五战略规划
    专利数据服务

    全球新药治疗领域统计

    全球新药靶点统计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