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集采中选企业破产引发断供危机,医保、患者与医疗机构三方承压!

药品集采 集采断供 药企破产 医疗器械
蒲公英Ouryao
09/22
588

2025年9月4日,蒲公英Ouryao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标题为《首家中选企业宣告破产》的文章。文中写到在省际联盟骨科创伤项目中选的两家企业——常州大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市康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均已破产,无法继续供应中选产品。

看完文章,笔者突然想到近年时常出现的集采断供问题,截至2025年8月,国家已经组织了11批集采,纳入490多种药品,平均价格降幅超一半,让无数患者切实感受到了药价降低带来的实惠,医保基金的压力也得以减轻。

可在这看似一片向好的局势下,药品集采中标后却断供的现象,如同一颗扎眼的钉子,刺痛着患者、医疗机构、医保部门,也让整个医药行业为之震动。

一、断供影响及原因

1、断供影响

第一、对于患者而言,药品断供可能意味着治疗的中断,病情的延误。更有甚者,一旦药品断供,患者治疗计划被打乱,可能危及生命。

第二、从医疗机构角度看,断供使得临床用药计划被打乱,医生需要重新为患者调整用药方案,增加了医疗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为了应对断供,医院需要重新采购其他替代药品,这不仅增加了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还可能面临药品质量和价格不稳定的问题。

第三、医保部门也面临着巨大压力。药品集采的初衷之一就是通过以量换价减轻医保基金负担,实现医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断供事件频发,使得医保部门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还可能导致医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毕竟,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医保部门可能需要支持医疗机构采购价格更高的替代药品,这无疑与集采的初衷背道而驰。

2、断供原因

第一、产能瓶颈,计划赶不上变化。药品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检验,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产能。在集采中标后,企业可能面临订单量大幅增加的情况,如果前期对产能预估不足,就容易出现供应短缺。而且一些药品的生产还受到原料供应的限制。

第二、成本考量,利润微薄动力不足。虽然药品集采以量换价,企业能够获得稳定的大订单,但如果中标价格过低,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出现亏本生产的情况,这无疑会削弱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考虑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研发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若集采中标价无法覆盖这些成本,企业可能会在供应上有所保留,甚至放弃供应。

第三、企业重视不够,内部管理混乱。部分企业在参与集采时,过于注重中标带来的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却忽视了自身的供应能力和管理水平。内部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供应链管理混乱,质量把控不严格等问题层出不穷。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遇到生产故障、原料短缺等突发情况,无法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生产和供应计划,导致断供情况的发生。

二、应对策略

第一,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需要强化产能规划,提升管理水平。

药品生产企业在参与集采前,应充分评估自身的产能和供应能力,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投入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能。建立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渠道,与优质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

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生产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确保生产和供应的顺畅。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生产故障、原料短缺、市场需求波动等突发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及时调整生产和供应计划,保障药品的稳定供应。

第二,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监督执法。

政府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药品集采政策体系,优化招标采购流程,科学合理地确定中标价格,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空间,避免出现中标价格过低导致企业无利可图的情况。

加强对企业生产和供应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企业生产、库存、配送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及时掌握企业的供应动态。加大对断供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约成本,除了现有的失信评定、中止挂网资格、取消参与集采资格等处罚措施外,可以考虑增加经济处罚,如罚款、赔偿医疗机构和患者的损失,甚至于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等,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第三,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加强沟通协作,优化库存管理。

医疗机构作为药品的使用单位,应与药企和医保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临床用药需求和药品使用情况。在药品采购过程中,要合理确定采购量,避免出现采购量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加强与药企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药品供应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优化库存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预警机制,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和供应周期,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加强对药品质量的验收和管理,确保采购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总结

药品集采中标却断供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和多个环节的复杂问题,需要药品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只有保障药品的稳定供应,才能真正实现药品集采政策的目标,让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笔者希望在未来,药品断供的现象能越来越少,患者的用药需求能得到切实保障,医疗改革的成果能真正惠及每一个人,并且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提及的要保证药品安全、可及。

文章来源:蒲公英Ouryao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65yfVI9aLTLrdB-Wvew9w

想要解锁更多药品信息吗?查询摩熵医药(原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企公司基本信息、投融资情况、产品管线分布、药物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物研发情况、年度报告、最新进展动态、临床试验信息、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摩熵医药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十五五战略规划
    专利数据服务

    全球新药治疗领域统计

    全球新药靶点统计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