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ChiCTR2500109329】非侵入性磁刺激对下肢抗阻训练后疲劳恢复以及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

基本信息
登记号

ChiCTR2500109329

试验状态

结束

药物名称

/

药物类型

/

规范名称

/

首次公示信息日的期

2025-09-16

临床申请受理号

/

靶点

/

适应症

运动疲劳

试验通俗题目

非侵入性磁刺激对下肢抗阻训练后疲劳恢复以及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非侵入性磁刺激对下肢抗阻训练后疲劳恢复以及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

申办单位信息
申请人联系人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邮编

联系人通讯地址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与静态拉伸+泡沫轴按摩、静坐休息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探讨PMS对运动疲劳恢复和运动表现的影响,量化不同恢复策略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刺激频率(10Hz vs. 20Hz)效果的差异。我们假设 PMS干预可能比静态拉伸与泡沫轴组合干预(SFR)和静坐休息(CON)更能有效加速疲劳恢复,提高运动表现。不同频率的磁刺激可能在效果上存在差异,其中较高频率(20Hz)可能比较低频率(10Hz)更有效

试验分类
试验类型

随机交叉对照

试验分期

其它

随机化

在这项随机双盲交叉的研究中,将12名受试者随机均分为10Hz组(PMS10Hz组)与20Hz组(PMS20Hz组),随机化由未参与数据收集或分析的独立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随机分配。两组在形态、力量等各项指标间均无组间差异

盲法

研究采用双盲设计:参与者不清楚自己的分组情况。三组受试者训练过程中使用外观一致的干预设备,并对其进行统一指导,避免泄露分组信息。研究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估盲法有效性,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实验干预由未参与数据收集或分析的独立研究人员进行实施,干预过程中,实施者避免提及与分组相关的任何信息(如频率参数),确保受试者无法通过交流推测组别。

试验项目经费来源

自筹经费

试验范围

/

目标入组人数

6

实际入组人数

/

第一例入组时间

2025-05-06

试验终止时间

2026-06-05

是否属于一致性

/

入选标准

年龄为18~24岁;身体健康的男性;有规律的深蹲训练经验(≥3个月,每周≥2次),能够安全完成60%1RM深蹲训练;近3个月无下肢或腰部运动损伤史;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禁忌症;对磁刺激设备无过敏或不适应反应。;

排除标准

有下肢关节(特别是膝关节、踝关节)或腰部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史(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肌腱撕裂、腰椎间盘突出等);目前存在任何影响运动功能或安全完成深蹲训练的骨骼肌系统疾病;既往或当前有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癫痫、佩戴心脏起搏器等磁刺激禁忌症;有皮肤过敏、皮肤病或对电磁设备产生过敏反应;近期服用会影响肌肉功能或神经传导的药物。;

研究者信息
研究负责人姓名
试验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负责人电话
研究负责人邮箱
研究负责人邮编

/

联系人通讯地址
<END>

北京体育大学的其他临床试验

北京体育大学的其他临床试验

摩熵医药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