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ChiCTR2500106787】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声内镜食管病变辅助诊断系统的开发和验证

基本信息
登记号

ChiCTR2500106787

试验状态

尚未开始

药物名称

/

药物类型

/

规范名称

/

首次公示信息日的期

2025-07-30

临床申请受理号

/

靶点

/

适应症

食管癌

试验通俗题目

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声内镜食管病变辅助诊断系统的开发和验证

试验专业题目

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声内镜食管病变辅助诊断系统的开发和验证

申办单位信息
申请人联系人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邮编

联系人通讯地址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目的

提升早期食管癌的诊断能力:通过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声内镜系统,自动识别食管早癌病变,并判断食管癌浸润深度,确保早期发现并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优化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的识别:实现对平滑肌瘤和间质瘤的自动识别,提供病变的详细特征分析,以便于医生做出精准判断。 实现自动化的诊断流程: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病变的自动边缘勾勒、大小测量和起源层次报告,减少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诊断效率。 增强临床决策支持:为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诊断报告,促进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推动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为超声内镜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探索AI技术在其他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

试验分类
试验类型

诊断试验诊断准确性

试验分期

其它

随机化

盲法

试验项目经费来源

上海市同济医院临床“五新”创新研发项目(ITJ(ZD)2409)

试验范围

/

目标入组人数

/

实际入组人数

/

第一例入组时间

2025-01-01

试验终止时间

2027-12-31

是否属于一致性

/

入选标准

1.年龄:患者年龄在18岁及以上。 2.病变类型:被诊断为食管早癌或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如平滑肌瘤、间质瘤)。 3.影像学检查:接受超声内镜检查并同意参与研究。 4.知情同意:患者能够理解研究目的、程序和潜在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 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如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内镜检查的患者。 2. 已接受相关治疗:如已进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的患者。 3. 不适合超声内镜检查:如有明显的食管狭窄或穿孔风险的患者。 4. 心理或精神障碍:影响患者理解和配合研究的患者。;

研究者信息
研究负责人姓名
试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负责人电话
研究负责人邮箱
研究负责人邮编

/

联系人通讯地址
<END>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其他临床试验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其他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