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9696-311 转1

400-9696-311 转2

400-9696-311 转3

400-9696-311 转4
ChiCTR-TRC-14005001
结束
/
/
/
2014-07-24
/
/
高血压前期
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者应激反应的干预
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在调节高血压前期人群应激状态心血管反应性和交感-迷走平衡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510080
心血管应激反应介导心理应激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且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又直接影响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强弱,而且有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的应答反应更能反映个体机能状态异常与否所以任一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在干预心理应激相关性疾病时还需考虑将干预效果进一步延伸到处于应激状态的个体,以便进一步确认干预效果并为其应用到其他应激相关性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上述的生物反馈或其他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在干预心血管应激反应和心血管疾病时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尚有相当一部分的实验研究未将生物反馈干预效果进一步延续到处于应激状态的个体,以考察生物反馈对应激的动态干预效果,尤其是干预前后应激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动态变化。 我室前期研究中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者进行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降压效果,且能改善受试者进行生物反馈过程中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控。对于高血压前期(血压介于120/80-139/89mmHg, JNC7)这一特殊群体,相关研究报道其存在应激反应过度现象。且在排除了基础血压值和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遗传、社会经济因素或其他常见的行为因素等的影响后,高血压前期个体的心血管反应性越大或恢复更迟缓则日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大。研究显示,心算应激后舒张压反应较为敏感者或应激后血压恢复不良者5年后更易发生高血压;此外又对70位高血压前期患者长达10年的追踪报道也表明心算时心血管应激反应性可预测高血压的发生。而且,有研究报道高血压前期者不仅在静息状态时表现出交感迷走之间的平衡转向以交感兴奋为主,应激状态时的心率变异性低高频指标变化也有异常,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钝化。因此,若能从应激引发CVD的病理生理角度出发,寻找一种既能够降低高血压前期者的心血管反应,同时改善应激过程中自主神经调控的治疗策略对于预防应激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我室前期运用生物反馈干预高血压前期者的血压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进一步提出问题,生物反馈是否在降低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血压的同时,也可以降低受试者的应激反应,并改善受试者应激调控中的自主神经功能,从而有可能降低由高应激反应性所介导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本课题拟从三个方面探讨HRV BF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应激的干预效果:1)采用标准的应激测试,观测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应激反应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是否有异常;2)观测HRV BF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干预效果;3)采用HRV的频谱参数探讨HRV BF干预应激反应的自主神经机制。
随机平行对照
Ⅳ期
随机数字表法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0B031600075)
/
10;12
/
2014-07-24
2014-12-31
/
1.年龄18-30岁; 2.高血压前期人群: 即收缩压:120-139mmHg 和/或 舒张压80-89mmHg (每位受试者血压至少测量三次,中间至少间隔1-2分钟,取后两次平均值作为其血压数据。记录时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为了防止测量时被试者的心理压力及其他生活因素引起的误差,第一次测量达到高血压前期的学生,需间隔一个月后再次测量血压,并以两次血压的平均值作为受试者实际血压测量值。);
登录查看1. 心肺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精神性疾病患者; 2. 正在长期服用任何药物的受试者; 3. 每次参与试验前2小时进食或试验前一天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的受试者。;
登录查看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510080
荣昌生物2025-10-14
佰傲谷BioValley2025-10-14
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25-10-14
医药笔记2025-10-14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2025-10-14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2025-10-14
中源协和订阅号2025-10-14
医药观澜2025-10-14
iVIEW 艾威药业2025-10-14
迈威生物2025-10-14